云展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

上海逐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上海市闵行区紫星路588号2幢6层601A
021-5223 8066

技术交流

扫描二维码

【信号通路与肿瘤】EGFR 信号通路与肿瘤靶向治疗

2025-05-12

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:Derek工作室   作者:Derek工作室 

EGFR(表皮生长因子受体)信号通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驱动机制之一,通过RAS-MAPK、PI3K-AKT等关键下游通路调控细胞增殖、存活及转移,其异常激活在非小细胞肺癌、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广泛存在。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已从单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s,如奥希替尼)拓展至多维度精准干预,包括阻断异源二聚化的双特异性抗体(如Zanidatamab)、降解耐药突变蛋白的KRAS降解剂(如MRTX1133)以及结合免疫治疗的EGFRvIII-CAR-T细胞疗法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于:Elabscience®

信号通路系列文章列表:【信号通路与肿瘤】STING —癌症免疫的 “天使” 还是 “恶魔”???【信号通路与肿瘤】NF-κB信号通路:肿瘤中的"矛盾调控者"与精准治疗新纪元【信号通路与免疫】JAK-STAT信号通路调节T细胞功能网络【信号通路与免疫】T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网络【信号通路与免疫】 PI3K/AKT/mTOR通路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调节T细胞功能【信号通路与疾病】Wnt/β-catenin信号通路与肿瘤:从分子机制到精准治疗的突破【信号通路与疾病】cGAS-STING信号通路与肿瘤:从基础到临床的免疫治疗新视角【信号通路与疾病】PI3K - Akt 信号通路:癌症的 “隐形推手” 与治疗新曙光【信号通路与疾病】TGF-β信号通路:肿瘤中的“双刃剑”【信号通路】mTOR信号传导【信号通路】Warburg 效应【信号通路】肿瘤免疫T细胞受体(TCR)信号转导【信号通路】Hippo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Notch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TGF-β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MAPK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RAS-RAF-MEK-ERK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PI3K-Akt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NF-κB 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cGAS-STING信号通路【信号通路】Wnt/β-catenin 信号通路

1.EGFR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基础

EGFR作为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核心成员,其结构域的功能解析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
1. 配体结合域动态调控

L1结构域的"维纳斯捕蝇草"折叠通过构象变化实现EGF高亲和力结合(Kd≈1nM),而L2结构域通过二硫键网络稳定配体结合构象,调控信号激活的阈值。

2. 跨膜区修饰与定位

Cys797的棕榈酰化修饰增强受体膜定位稳定性,这一发现为抑制EGFR膜聚集的疗法提供了新思路。

3. 异源二聚体特异性

HER2-HER3复合体的激酶活性依赖HER2的C螺旋构象转变,该过程受HER3胞内区Y1289磷酸化调控,这一机制在胃癌中驱动PI3K通路持续激活,与曲妥珠单抗耐药密切相关。

2.激活机制的动态调控

EGFR的激活涉及复杂的磷酸化网络和能量景观变化。

1. 磷酸化动态平衡

基于SILAC定量质谱的研究显示,EGF刺激后1分钟内检测到12个酪氨酸位点磷酸化,其中Y1045磷酸化招募Cbl泛素连接酶,启动负反馈调控,抑制受体过度激活。

2. 二聚化能量景观

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,同源二聚化释放约12kcal/mol结合能,而异源二聚化(如EGFR-HER4)通过电荷互补作用增强稳定性,这一发现解释了不同受体组合的信号输出差异。

3.核心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

EGFR下游信号网络的复杂性要求靶向治疗的精准干预。

1. RAS-MAPK通路

  • 通路组成:EGFR → Grb2/SOS → RAS → RAF → MEK → ERK

  • 功能:激活转录因子(如c-Fos、c-Jun),促进细胞周期进展(Cyclin D1上调)和增殖。

KRASG12D突变体通过变构效应增强GDP释放速率(koff=0.03s⁻¹vs野生型0.001s⁻¹),导致通路持续激活。新型KRAS降解剂MRTX1133在结直肠癌模型中显示显著疗效。

2. PI3K-AKT通路

  • 通路组成:EGFR → PI3K → PIP3 → AKT → mTOR

  • 功能:抑制凋亡(BAD、Caspase-9失活),促进代谢和血管生成。

PTEN缺失肿瘤中,AKT磷酸化TSC2Ser939抑制mTORC1负反馈,形成致癌性正反馈环。双特异性PI3Kα/δ抑制剂Zandelisib在淋巴瘤中实现深度缓解。

3. JAK-STAT通路

  • 通路组成:EGFR → STAT3/5 → 核内转录调控

  • 功能:促进抗凋亡基因(Bcl-2、Survivin)表达,介导免疫逃逸。

STAT3通过SH2结构域识别EGFRY1068磷酸化位点,直接调控PD-L1转录,其SUMO化修饰(K685)增强DNA结合活性,促进免疫逃逸。

4. PLCγ-PKC通路

  • 通路组成:EGFR → PLCγ → IP3/DAG → PKC → NF-κB

  • 功能:调控细胞骨架重组、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分泌,促进转移。

PKCε磷酸化RhoASer188调控丝状伪足形成,在三阴性乳腺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。选择性PKCθ抑制剂AFN-1252已进入实体瘤临床试验。

4.负反馈调控的分子开关

EGFR活性的动态平衡依赖多重负反馈机制。

1. 内吞分选调控

DAB2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决定EGFR分选至溶酶体降解或再循环途径,这一过程在耐药性肿瘤中常被破坏。

2. 表观遗传调控

miR-124通过靶向EGFR3'UTR抑制受体表达,其甲基化沉默与肝癌进展相关,提示表观治疗联合EGFR抑制剂的潜力。

5.突变谱与精准治疗策略

EGFR突变驱动的耐药机制推动治疗策略迭代。

1. 耐药进化轨迹

纵向ctDNA分析显示,T790M突变在奥希替尼治疗后中位4.6个月出现,伴随EGFR拷贝数扩增。四代药物TQB3804通过共价结合C797S突变体显示强效抑制。

2. 抗体药物创新

EGFRvIII特异性CAR-T细胞疗法(KITE-718)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实现12个月PFS率47%;双抗药物Zanidatamab靶向HER2二聚化界面,在胆道癌中ORR达47%。

药物名称

靶点/作用机制

适应症

耐药机制

研发状态/批准情况

吉非替尼

第一代EGFR-TKI(可逆性ATP竞争性抑制剂)

EGFR敏感突变(19Del/L858R)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

T790M突变(60%)、c-MET扩增、旁路激活

已上市(中国、欧美)

厄洛替尼

第一代EGFR-TKI

EGFR敏感突变NSCLC

同上

已上市(全球)

埃克替尼

第一代EGFR-TKI(中国原研)

EGFR敏感突变NSCLC

同上

已上市(中国)

阿法替尼

第二代EGFR/HER2-TKI(不可逆共价结合)

EGFR敏感突变NSCLC、HER2异常肿瘤

T790M突变、EGFR扩增

已上市(全球)

达克替尼

第二代EGFR-TKI

EGFR敏感突变NSCLC

同上

已上市(部分国家)

奥希替尼

第三代EGFR-TKI(靶向T790M/C797S突变)

EGFR T790M耐药突变NSCLC、一线治疗敏感突变

C797S突变、MET扩增、表型转换

已上市(全球一线治疗)

阿美替尼

第三代EGFR-TKI(中国原研)

EGFR T790M突变NSCLC

同上

已上市(中国)

伏美替尼

第三代EGFR-TKI

EGFR T790M突变NSCLC

同上

已上市(中国)

埃万妥单抗

EGFR/MET双特异性抗体

EGFR Ex20插入突变NSCLC、联合治疗耐药患者

HER2扩增、下游通路激活

已上市(美国)

西妥昔单抗

EGFR单克隆抗体(阻断配体结合)

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、头颈部鳞癌

KRAS/BRAF突变

已上市(全球)

帕尼单抗

EGFR单克隆抗体

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

同上

已上市(全球)

MRTX1133

KRAS G12D降解剂

KRAS G12D突变实体瘤(如胰腺癌、结直肠癌)

未知

临床试验阶段

TQB3804

第四代EGFR-TKI(靶向C797S突变)

EGFR T790M/C797S耐药突变NSCLC

新突变或旁路激活

临床试验阶段

Amivantamab

EGFR/MET双抗(联合Lazertinib)

EGFR突变NSCLC(一线联合治疗)

旁路激活(如HER3信号)

临床试验(MARIPOSA研究)

6.通路交叉对话的治疗靶点

EGFR与其他通路的交互作用拓展了联合治疗空间。

1. EGFR-YAP轴

YAPSer127磷酸化受EGFR-MAPK通路调控,其突变体在胰腺癌中促进EMT表型。TEAD-YAP抑制剂VP-102联合EGFR-TKI显示协同效应。

2. Hippo通路串扰(【信号通路】Hippo信号通路

NF2缺失导致Hippo通路失活,增强EGFR转录活性,形成正反馈环,提示联合靶向Hippo/EGFR的潜在价值。

7.前沿研究突破

多学科技术推动EGFR研究迈向新维度。

空间多组学应用:空间转录组结合原位测序揭示,EGFR耐药克隆富集于肿瘤血管周围微环境,伴随HIF-1α通路激活,为微环境靶向治疗提供依据。

人工智能预测:深度学习模型DeepKinase成功预测EGFR-TKI耐药突变的药物敏感性,加速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。

非编码RNA调控:lncRNAEGFR-AS1通过RNA-DNA三链结构调控EGFR启动子活性,其高表达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,成为潜在治疗靶点。

总结与展望

EGFR信号网络的动态调控和通路交叉对话为肿瘤治疗带来挑战与机遇。未来研究需聚焦于耐药机制的实时监测(如ctDNA动态分析)、多靶点联合策略(如双抗药物、通路交叉抑制)及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治疗设计。随着四代TKI、ADC药物及免疫联合疗法的突破,EGFR靶向治疗正迈向更高层次的精准化与系统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