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技术交流

扫描二维码
Cell重磅:科学家发现一种“杀癌口袋”,能决定肿瘤免疫疗效
文章来源公众号:精准医学健康前沿 作者:精准医学编辑部

同样是癌症患者,同样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B)治疗,有人肿瘤明显缩小,甚至接近完全缓解;有人却毫无反应,甚至病情进展更快。为什么疗效差距如此巨大?
这一困扰临床多年的谜团,终于被最新(2025年10月17日)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细胞》(《Cell》)的一项研究揭开——研究团队发现,决定免疫治疗能否奏效的关键,不在药物剂量,也不在T细胞数量,而是肿瘤表面隐藏的一种“杀癌口袋”(CRATER)。在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中,这类口袋更多、活性更强,而无效患者的口袋要么少,要么 “装不下” 杀癌的 CD8+T 细胞。

这项研究用斑马鱼内源性黑色素瘤模型(和人类肿瘤特征高度相似)+ 人类黑色素瘤样本验证,首次发现:CRATER (全称 “癌症抗原呈递与 T 细胞结合滞留区域”,被简称为”杀癌口袋“)是 CD8+T 细胞 “精准杀癌” 的核心战场,它的数量和状态,直接决定了免疫治疗的成败。
过去我们以为,CD8+T 细胞会 “均匀巡逻” 肿瘤表面,碰到癌细胞就杀 —— 但研究发现,事实根本不是这样:
CRATER(全称 “癌症抗原呈递与 T 细胞结合滞留区域”)是肿瘤表面的 “凹陷口袋”,多分布在肿瘤和间质的交界处(比如血管周围、胶原纤维附近),大小约 20-50 微米(相当于 2-5 个细胞直径)。
它的核心特点很 “专一”:
(1)只 “装” 杀癌相关细胞:里面挤满 CD8+T 细胞(杀癌主力)和 CD163 + 树突状细胞(负责递呈肿瘤抗原,激活 T 细胞),几乎没有 “帮倒忙” 的调节性 T 细胞(Treg);
(2)抗原呈递能力强:口袋周围的癌细胞会高表达 B2M(MHC I 类分子的核心成分,相当于 “抗原展示架”),能把肿瘤抗原精准呈递给 CD8+T 细胞,让 T 细胞 “认准目标再动手”;
(3)是杀癌的 “专属战场”:免疫治疗后,口袋里会出现大量凋亡的癌细胞,且 CD8+T 细胞会在这里和癌细胞 “长时间纠缠”(最长达 6 小时),这正是 T 细胞 “追杀” 癌细胞的典型表现。
研究团队用转基因斑马鱼(CD8+T 细胞标绿,癌细胞标红)做了 15-20 小时的实时成像,看到了颠覆认知的场景:
在未治疗的肿瘤中,90% 以上的 CD8+T 细胞不会分散在肿瘤表面,而是集中在 CRATER 里 —— 密度是肿瘤其他区域的 3 倍以上。就像士兵不会乱逛,只会聚集在预设的 “战场工事” 里。
实时追踪发现,CD8+T 细胞在 CRATER 里会和癌细胞 “长时间绑定”(平均互动 3-6 小时),还会释放 IFN-γ(激活杀癌功能的关键细胞因子);而在非 CRATER 区域,T 细胞要么快速路过,要么和癌细胞 “碰一下就走”,根本不启动杀癌程序。
研究人员用 CRISPR 敲除了癌细胞的 B2M 基因(相当于拆了 “抗原展示架”),结果很明显:CD8+T 细胞不再往 CRATER 里聚集,要么散在肿瘤外,要么嵌在肿瘤内部 “瞎逛”,即使碰到癌细胞也不杀 —— 这说明,CRATER 里的高表达 B2M,是 T 细胞 “精准杀癌” 的前提。
为什么免疫治疗能让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?研究发现,它的核心不是 “新增更多 T 细胞”,而是 “激活并扩大杀癌口袋”:
给斑马鱼用免疫刺激药物(CpG ODN,类似临床在研的 TLR 激动剂)后:
研究分析了 32 个人类黑色素瘤样本(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),发现一个关键规律:
研究团队还在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样本中发现了类似的 CRATER 结构:同样分布在肿瘤 - 间质交界处,同样高表达 MHC I 类分子,同样聚集 CD8+T 细胞 —— 这说明,“杀癌口袋” 可能是多种实体瘤的 “通用杀癌战场”,未来或许能成为广谱的免疫治疗疗效标志物。

肿瘤中”杀癌口袋“的作用机制示意图
过去判断免疫治疗疗效,要么靠 “肿瘤大小变化”(滞后),要么靠 “T 细胞浸润数量”(不准,很多浸润的 T 细胞不干活),而 CRATER 的发现,终于提供了 “精准且提前” 的判断标准:
未来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前,通过活检观察 CRATER 数量和状态:如果口袋多、B2M 表达高,大概率有效;如果口袋少或 B2M 低,可能需要先用药 “诱导口袋形成”(比如 TLR 激动剂、TGF-β 抑制剂),再用 ICB,避免盲目治疗。
对 CRATER 少的患者,可设计药物 “人工造口袋”:比如用药物促进肿瘤间质重构,在肿瘤表面形成更多凹陷;或补充树突状细胞,增强口袋的抗原呈递能力,让 CD8+T 细胞 “有地方可去、有目标可杀”。
现在的 ICB 治疗多是 “全身给药”,未来可针对 CRATER 设计 “局部强化治疗”:比如在 CRATER 富集区域局部注射免疫激动剂,让口袋里的 T 细胞 “更有活力”,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。
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检测 CRATER,但研究发现,有这些特征的患者,CRATER 活性可能更高,免疫治疗获益概率更大:
过去我们把免疫治疗看作 “激活 T 细胞就行”,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:光有 “子弹”(CD8+T 细胞)不够,还得有 “靶场”(CRATER)—— 没有靶场,子弹再强也打不中目标。
未来随着 CRATER 检测技术的成熟(比如通过活检或影像技术直接观察),抗癌治疗或许能从 “一刀切” 变成 “精准定制”:根据患者肿瘤上 “杀癌口袋” 的数量和状态,调整治疗方案,让更多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。